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时尚
  • 知识
  • 热点
  • 百科
  • 探索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百科 >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
    发布时间:2025-11-13 13:17:19 来源:百不失一网 作者:时尚

     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(记者 查志远)据媒体报道,中新湖南尹先生近日带儿子去医院看病,网评路遇一位推车老人摔倒,扶人反被罚他毫不犹豫上前扶车相助。讹对讹人

      这本应是实质一幅温暖的画面,却成了他长达十余天的性处噩梦。

      事发后,中新老人家属一口咬定尹先生是网评肇事者,要求赔偿3万元,扶人反被罚并威胁要追究其刑事责任。讹对讹人尽管尹先生百般解释自己只是实质好心帮忙,但事发地点处于监控盲区的性处事实让他的辩解显得无力。

      为证明清白,中新尹先生精神恍惚地奔波了十余天,网评最终在一处隐蔽角落找到了监控录像,扶人反被罚证实了他的电动车与老人的自行车从未发生接触。

      真相大白后,老人家属看完证据,扔下一句“对不起”便走人了。

      这句缺乏分量的道歉,不仅无法抚平尹先生十余天来所承受的精神煎熬、经济损失与名誉损害,更像一记重锤,敲响了社会信任危机的警钟。

      “助人反被讹”已经成了社会痛点。当清白需要好人付出巨大代价去自证,下一次路遇危难,谁还敢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?

      尹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。2025年2月,山东省临沂市一名老人骑车摔倒,王先生上前搀扶后反遭老人家属诬陷。

      “扶人反遭讹”的戏码屡屡上演,其恶劣影响远超个案本身。它无形中在社会中植入了一种“戒备性冷漠”,不是人心变冷了,而是好人被伤害怕了。

      从法律层面看,《民法典》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,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。

      这意味着,就算扶老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,只要是出于好心自愿帮忙,如果没有构成明显的“疏忽大意”,哪怕有意外也不用担责。也有律师表示,法律不会苛求主动实施帮助的人。但是一般意义的注意义务,确实没有客观标准。

      现实是,讹诈行为的违法成本过低。多数类似案件止于口头道歉,鲜有实质处罚。

      “为众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。”整治扶老人反被讹的现象,不能靠道德说教,得用法治立规矩。要拔高违法成本,让讹人者付出代价。

      对于讹诈他人的行为,必须依法予以严惩。轻则处以治安拘留与罚款,重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      唯有让讹诈者付出应有的代价,才能让下一个“尹先生”在出手相助时,能够心安理得,而无后顾之忧。(完)

    • 上一篇:“中国,往日痕迹: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”展览亮相巴黎
    • 下一篇:邱进益吁民进党重视维系两岸往来的政治基础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学者对谈如何理解国史书写的“温情与敬意”
      • 北京博物馆学会成立40周年 各界共话文博行业发展方向
      • 浙江丽水“吸影力”特写:一场席卷全球的影像风暴
      • 名家经典汇聚2025年度优秀京剧保留剧目展演
      • 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      • (投资中国)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核心装置首批产品启动生产
      • 专访陈小霞:那个为半个华语乐坛插上翅膀的人,还在飞
      • 爱琴海浪邂逅瓯越山水 希腊画家浙江温州“入迷”中式创作
      • 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      •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《齐白石》摘得第十八届文华奖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天津企业签下1.1亿美元订单 “智能工厂2.0”项目同步落地
      • 华裔青年企业家相聚上海 探“人工智能+”新路径
      • 新能源车行业单日上演“三重奏”
      • 宣传与实际不符,北京二锅头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罚
      • 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      • 中新网评:车企订单拧水分,刻不容缓
      • 专访陈小霞:那个为半个华语乐坛插上翅膀的人,还在飞
      • 【民生调查局】始祖鸟,口碑塌了?
      • 东西问丨何文义:十五运会如何助推“粤港澳体育湾区”建设?
      • 文化观察:画家吴山明笔墨探索何以独具魅力?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,百不失一网   苏ICP备13038730号 sitemap